发布时间: | 2020-09-04 | 浏览次数: | 10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9月3日,上海理工大学探索新时代“红船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校团委和版艺学院团委组织带领下,来自版艺学院、管理学院、马院等的11名实践团成员,从上海出发,前往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浙江嘉兴南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祭扫烈士陵园
清晨,实践团一行首站来到嘉兴革命烈士陵园。成员们怀着庄重、肃穆的心情,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七个不同阶段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公祭仪式由实践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殷洁如主持,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们为革命烈士们默哀,实践团代表向烈士敬献花篮,每一位成员向烈士们敬献鲜花,并瞻仰烈士纪念碑。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为嘉兴解放牺牲的革命先烈建造的英雄园。在烈士陵园馆长的带领下,全体实践团成员在祭扫结束后认真聆听了53位革命烈士的革命历史、英勇事迹和嘉兴地方革命史。在了解地方革命史和烈士事迹的同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团也将新时代下如何在高校青年群体中弘扬爱党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实践团祭扫革命烈士陵园
传承红船精神,观南湖纪念馆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成员一行围绕纪念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部分进行了全面的参观学习。场馆中具有年代价值的书信图片、视频、文物等珍贵史料,让成员们对中国共产党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红船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中国解放前后生活变化的实物写真,以及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图片展示和文字介绍,真实地见证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实践团队成员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实践团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合影
紧接着,实践团一行赶往南湖参观南湖红船纪念地,追寻红色革命足迹。实践团成员们实地参观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红船”,在现场一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9年来的发展历程,用心感悟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精髓的“红船精神”。实践团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认真履行团员职责,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践团一行参观纪念馆
观新四军旧址,展时代后浪精神
海盐澉浦镇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是中共在战争年代开展反日、伪、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44年,中共浙东区党委和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为在杭州湾以北开辟抗日游击新区,并通过海北地下党组织和群众支持,开展抗日游击战斗,创建海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充分展现出新四军海北支队英勇抗战的顽强斗志。实践团队在这里瞻仰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纪念碑,缅怀革命先辈,重温红色记忆。对新四军烈士的革命事迹和铁军精神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最后,实践团一行参观海宁盐官毛泽东观潮诗碑亭。在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红色教育内容中,了解到海宁文化深厚浓郁的底蕴,哺育了王国维、徐志摩和金庸等大师级的优秀儿女,涌现出杨雍建、许相卿、许如霖和陈诜等为数众多的勤政廉政的清官廉吏,和一段段尽职守责、勤谨奉公的佳话。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奋斗精神。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实践团成员们在探索新时代“红船精神”实践活动中不仅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道路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经验,也进一步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坚定了传承革命优秀传统和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信心,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后,实践团成员们将会用实际行动不断深入学习、传承“红船”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李沁芯、张玉璞老师带领参观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合影
供稿:校团委、版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