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0-09-30 | 浏览次数: | 10 |
“我叫李光,贵州遵义人,我是一名从放牛娃踏上长征道路的老红军,14岁那年一个决定改变了我一生。”穿着红军装,操着一口地道贵州话的罗春艳同学正在舞台上演绎着李光老人的故事。“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在危难时刻保护我们的战士,我们怎能不爱她?”劳晓正在朗读着一封别样的信件——一封写给祖国母亲的情书。“我爱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爱那封锁千里的三峡大坝,我爱那刺破天穹的两弹红云,我爱那捍卫边疆的铁血军队....”。四位朗读者正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这首由营员原创的朗诵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值此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一群新时代大学生正以别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国之心。
9月29日下午13:30,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2020年爱国主义教育暑期夏令营表彰仪式暨成果汇报会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顺利举行。医食学院原党委书记黄慧,党委书记姚秀雯,党委副书记郑静,共青团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杨阳,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办公室主任孔夏萌,医食学院学工办全体辅导员,夏令营营员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共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夏令营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优秀营员、优秀团队进行表彰,第二部分则是由营员对在营期间形成的各类成果进行展演汇报。
医食学院积极探索疫情防控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在7月3日—8月2日间开展了为期30天的“非常1+6”爱国主义教育暑期夏令营,共计招收了167名营员,其中包括114名本科生、53名研究生。此次夏令营以“四史”学习为主线,依托“咕咚运动”、“超星学习通”和“腾讯会议”平台,通过营员每日跑步接力云游中国十二个红色文化基地来设置时间线,并同步开展了“微讲堂”、“云学习”、“微学堂”、“研学堂”、“故事堂”、“云汇报”六项学习实践活动。
在营员的每日接力下,全体营员自7月3日从上海出发,在30天内顺利跑完“上海——黑河——北京——太原——延安——阿坝州——重庆——遵义——百色——井冈山——武汉——南京——上海”的云接力红色研学路线,全程累计跑完10510.12公里,全营每日跑步距离超400公里,人均每日接力2.5公里。
此外,此次夏令营同步开展6项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也收获颇丰。每周一次“四史”理论学习讲座,在营期间完成一次主题演讲,读完一本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撰写并完成了“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在文化研学部分,12支研学团队充分挖掘家乡爱国人物故事,以漫画、视频、音频、剧本、演讲等形式生动地向全体营员讲述人物故事;同时针对“追寻家乡红色记忆,讲述家乡‘四史’故事”等四个版块展开了调研,共计完成了12个专题研学,研学报告累计达15万字以上,并完成了10支精美的调研微视频。此次夏令营活动累计中国大学生在线、今日大学生网等各类媒体报道40余次,累计点击阅读量达18000+。
夏令营营员赵举这样说道:“庆幸自己暑期没有偷懒,报名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我很喜欢这次“非常1+6”的模式,活动内容特别丰富,让我收获满满”。“此次夏令营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云端接力强健了我们的体魄,而微学堂、云学习、研学堂则是带给了我们满满的精神食粮,让爱国人物故事走进生活,让我们走近祖国,更是让我们坚定未来投身创新发展祖国的信心。”营员尹晓庆同学如是说。
本次爱国主义教育夏令营将运动接力与“四史”学习相结合,将读本学习与主题演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让营员在丰富的活动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此次夏令营的顺利举办是医食学院在新时代环境下对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进一步培养我院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举措。未来,医食学院将继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理论教育、实践活动、文化研学等方式全方位推动学生对于国情社情的了解,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爱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