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19-04-19 | 浏览次数: | 77 |
光阴变迁,转眼间这个学期即将度过一半,不知道同学们开学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了多少呢?
值此之际,管理学院心理协会协同理学院心理协会及环境与建筑学院心理协会在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一起举办了医教结合活动,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4月16日下午3点半,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黄医生已在门口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参观精神卫生中心之旅。
在乘电梯到十一楼后,大家屏住呼吸通过了两道大门正式开始与病人的接触。
首先,医生将我们带入一旁的空房内,向我们介绍了精神卫生中心的病人整体情况和一些关于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病人可以在活动室,康复室内进行画画,唱歌等娱乐活动,并每天在医生护士的监督下服用药品,配合治疗。
而在整个医院的病人中,有1/3的病人是可以被医治好的,还有一部分病人的病情会反复,严重的病人可能终其一生都要呆在医院中了。
病人大概分为几种类型:精神分裂,抑郁症,躁狂症,先天性智力缺失,精神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等等)。
在接下来的几十分钟里,我们近距离接触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精神病病人:精神分裂和精神障碍。
第一位病人,是一名1999年7月3日住院到现在,在医院呆了十九年多,自认为没有病,会幻想一些虚假故事情节,并将其当作现实,把自己代入故事中。
第二位病人,是一个年纪仅17岁的小姑娘,在她14岁初二时开始减肥,过度的节食减肥和锻炼导致她十分疲惫,心情压抑,到后来发展到每天称好多次秤,吃过食物后就要催吐,最终导致精神障碍。
随后,上海理工大学的创行团队向我们介绍了“一米田间”志愿活动——通过园艺疗法辅助治疗精神病病人,并鼓励我们积极参加活动。
至此,本次医教结合活动接近尾声。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益匪浅。